close


社會老師說 找一個班上的好朋友同組


一起在臺北府城內選擇三個古蹟拜訪


練習當小小解說員 


在四年級結束  分班之前


讓兩個家庭及兩位好朋友留下美好的回憶


以上是這學期初學校日 女兒的社會老師對這項作業所做的說明



臺北府城  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地方


↓每天進城出城必須經過的城門 (南門)



↑南門(麗正門) 位於愛國西路 公園路及南昌路口



↑東門 (景福門) 左後方的影子 就是臺北101大樓


台北城落成於光緒十年(1884年)


共有北東西南以及小南門五座城門


但在1965年城樓面貌修改   所以看起來外觀十分類似


現在僅剩北門碩過果僅存  唯一具有清代風貌的古城門



↑剛好在參觀博物館時拍到這張清朝的北門照片  比對一下當今的城門 ↓



↑這張是網友的照片 


 



↑這天 (2013.03.17) 小雯的爸帶著上小一的妹妹 也來了


三個小女生玩得好開心




黃氏節孝坊   (老師說   如果只在景點拍照說YA ......那 只有60分 )



↑館前路228公園   臺灣博物館東側的黃氏節孝坊   這是清朝留下來的牌坊 三級古蹟


表彰王家霖之妻黃氏節孝事蹟而建。石材採用福建泉州白石與青斗石。


此建築為臺灣典型的四柱三間、三樓二層形式。


黃氏節孝坊落成於1882年(光緒8年),是台北市內難得一見的百年歷史以上的古蹟



↑早期民間石具


黃氏節孝坊的西側陳列著許多臺灣早期民間石具,例如餵豬用的長方形水槽、廚房用的方型水槽;碾米的石臼、染布用的凹狀踏石;以及能柵出甘蔗汁以便製糖的軋轤;有波浪狀紋路用來壓竹子以製紙,和有蜂巢刻紋,用來碾碎花生以製花生油的製造器具





↑三月的臺北城  稀疏的山櫻花



館前路 臺灣博物館 【 代表陽剛的多立克式列柱】


創建於1904年(明治41年) 為臺灣第一座自然史博物館


建築外觀採文藝復興希臘神廟圍柱式的式樣建築


充份顯露出當時日本欲以殖民統治者的身份,在建築及文化上展現權力


國立臺灣博物館      (臺北市中正區有兩個博物館很容易搞錯,南海路的是歷史博物館)



票價十分便宜  還可一票看到底


持臺北市國小數位學生證者免費入場   (當天拍完照沒看清楚 多花了三張學生票入場)



這棟建築在日治時期 稱為「兒玉總督及後藤民政長官紀念博物館」



內部為散發女性優雅的柯林斯式柱 



 



↓博物館在公園內  窗外就是公園




館內不定期有許多特展可以免費參觀 


順便看一下




清朝 臺灣民主國  藍地黃虎旗



臺灣民主國官銀票 :壹大圓



清代 的臺北城


小朋友最愛蓋展覽紀念戳


 



↓↑這個展覽 我較有興趣






松鼠 是臺北府城的特產  


曾經親眼看過松鼠穿越馬路


甚至竊取辦公桌上的食物






周日午后 公園沒甚麼人



這個露天音樂廳  是早期許多臺灣電影的拍攝場景


 



臺上經常許多學生練習表演




正是苦楝開花的季節








西側還有一個牌坊    急公好義坊


       該坊主要目的在表揚台北艋舺(今 萬華)貢生洪騰雲捐地替淡水縣

(當時轄全部北台灣)科舉考試的童生興建考棚的義舉。



考棚行署,俗稱考棚。就是舉行科舉考試的場所,在此考棚建好之前,全台灣只有南部的台南府城有此場地。



台灣清治時期之後,會定期於台南府考棚舉行科舉考試。不過,位於台灣北部兩千名以上童生考生,卻都要遠赴約三百公里遠的台南府赴考,實在相當不方便。於是洪騰雲特於1880年捐地以及銀兩來興建考試用的考棚。如此一來,北台灣的考生就不用至路途遙遠的台南考試。




 


公園圍牆外頭 就是老字號的酸梅湯    逛完公園一定要喝一杯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er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